时间:2025/2/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总会和身边的朋友交谈一些历史和古迹,突然朋友问我,你的家乡有什么历史古迹,利用节假日正好去旅游一圈,我略微沉思了一下,告诉他可以去我家乡的索桥古渡看看。黄河穿过景泰县公里,创造了这片璀璨的西部文明,索桥古渡是一座丝绸之路沿线的古老渡口,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风霜让它留下了数不清的文明曙光和历史记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欲渡黄河,需以舟渡。索桥,顾名思义是一座用绳索将船只连接供车骑人马渡河的浮桥。索桥古渡的一端矗立着石头一般的古老城堡——索桥堡,聆听者黄河的咆哮,伴随着来往的驼铃。现如今它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喧闹,不由得让人唏嘘。明万历二十九年(),河东建铁锁关,门上有碣,额曰《索桥堡》。明万历四十二年(),于河西建索桥堡,坐落在高出河面20米的小坪上。两岸堡内居民约多户,景泰境内的住户较多。现存索桥堡石城遗址,街道、屋墙、关墙,虽大部残缺,但还能辨认出院落、店铺、门楼等。城外残存有渡口“将军柱”台基、瞭望哨所、庙宇、五座旗墩、烽燧等遗址。《清史稿》记载:明代“边墙自索桥起”。在索桥堡黄河下游米处,既是明代长城的起始之处。沿长城有一条古道遗址断断续续,蜿蜒向西;在索桥堡上游30米处,亦有一条在石崖上开凿的石板小路,蜿蜒曲折,险峻异常,可通过牲畜驼运和独轮小车行进,当地人也称为“茶马古道”。索桥古渡,始建于汉唐,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一个重要黄河渡口,位于景泰县芦阳镇东10公里的索桥村偏北2公里处。其地河面较宽,水流平缓,两岸山势陡峭。东岸通向靖远的哈思堡,西岸接景泰的芦阳镇。据史料记载,索桥渡口最早以木船和羊皮筏子摆渡。明万历二十九年(年),两岸修建索桥,河面上排24只大船,两岸四根铁铸“将军柱”,用草绳系船成桥,故名索桥。后冲毁,其遗迹尚存。部分内容查询自互联网,了解更多内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75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