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前几天的文章写到了家乡景泰县的特产,也有一部分读者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所在,在这里很感谢,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注意并改正的,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景泰县的一些春节习俗和饮食,有不正确的也希望大家在评论区指出。

现在的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很多人都在感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好多儿时的感觉都回不去了,有时候就在想,长大了我们的年龄,失去的却是儿时的回忆。小时候快过年的前几天家里人都会带我们去集市或者服装店去买衣服买回来的衣服会小心翼翼的爱护,试着穿一下赶紧脱下来,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换上,还有穿妈妈纳的胶皮底子的新帆布鞋,然后和小伙伴挨家挨户的去串门,去小卖部买点鞭炮,炸瓶子,埋在土堆里炸着玩儿,说不出的快乐。大人们会说注意着点儿,别炸着手了,有时候大点的炮仗不敢放,会绑在香上捂着耳朵等它自己炸。

在过年的前几天天,家里人会去一些菜市场买过年那几天吃的菜和肉,顺便买点对联,饮料,糖果和干果,一般都会买大板瓜子(黑瓜子),花生,大豆,葡萄干,干大枣,核桃等,买几袋火锅底料,一捆粉丝和宽粉,买一些猪皮回去做皮冻,白皮冻是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像凉粉一样白,还有花冻,就是里面有猪皮的,还有那种放点酱油的棕色皮冻都也不错,一些妇女会去附近的压面店压些面条,都是那种细面,然后蒸些馒头,花卷,也有的家里喜欢炸点麻花,在我家那边叫“油馓子”,油饼,再压一些蛋糕,酥饼,这过年前的准备就做好了。

腊月二十三,晚上在锅台摆设糖果、灶干粮(烙饼)、焚香化表、叩首,送灶娘娘上天,祈祝“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从即日起,彻底打扫房屋院落。腊月三十叫除夕,贴春联、年画、门神、五福(用铁器凿成,类似剪纸,并有“福禄祯祥祉”字样的五色门笺),挂灯笼。米缸、水缸贴“春”字,牛羊骡马猪鸡栏贴“六畜兴旺”,车辆贴“出入平安”,门扇上贴“加冠”、“进禄”等,以期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宅安泰,招祥纳福。晚间,到郊野或大街焚烧纸钱,祭先礼神,燃放爆竹,叫“接先人”或“接神”。子夜时分,燃放爆竹烟花,叫辞岁,并接灶娘娘回府。晚辈向长辈叩首拜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合家吃年夜饭,有水饺、长面,火锅,寓合家团圆,幸福绵长。年夜饭后,啃猪蹄、猪骨头,吃猪头肉,谓“咬鬼”。全家彻夜团聚谈娱,不寝不眠,叫“守岁”或“熬寿”,取“不困”、“长寿”之意。

正月初一,凌晨,在神祖前上香,明灯,鸣炮。吃包子、饺子,即吃元宝。相互拜年。景泰农村给牲畜挂红,全村男女老少赶牲口、羊只按“喜神”方位,到村外田野焚香膜拜,鸣放鞭炮,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叫“接喜神”或“初行”。正月初二,出嫁妇女回娘家拜年,夫婿儿女陪伴做客。正月初三,五佛、正路、大安等地人们到祖先坟茔祈神拜祖。除夕晚迎神祭祖处,焚香点烛,烧纸钱,放爆竹,叫“送先人”或“送神”。正月初五,社火开始演出。此日,吃荞面搅团,称“填穷坑”。正月初七,为“人七日”,吃长寿面。“七不出,八不入”,初七、初八忌出行。

有亲朋好友来拜年,基本上都是下长面,做几个小凉菜,有时候也会端上自家做的花卷,甜点来招待。在过年那几天,农村一般都是早上起来下长面,做好饭以后放一次鞭炮,中午那顿大部分就是炒点菜就着蒸热的馒头和花卷,晚上的时候照旧是长面,在做好饭以后放一次鞭炮,在早晚做好饭以后,要先给先人去祭奠,大年初一到初三基本都这样的饮食,我家那边以面食为主,口味是酸辣,吃面必放醋。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儿,有一些资料也是在网上查资料去核实的,有不对的地方也希望您看过以后指出来,谢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48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