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三月,万物齐吟。清晨的阳光洒满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草坪上,十来名农民工在景泰法院设立的诉前调解室外徘徊。入驻矛调中心调解室的法官贺德文疾步穿过人民公园,无暇留恋一方美景,虽然还没到上班的时间,但他知道,之前约好的农民工应该等的很急。 “欠11名农民工的工资有我打的条子,我认可。其他2名每天工资额我不认可。”工程劳务分包人陈某某辩解道。“每天工资元,是你亲口说的,我有录音。”农民工祁某某辩解道。“那你播放录音。”贺德文说道。 还没来得及整理办公桌,一场标的1.8万余元,涉及13名农民工劳务合同纠纷调解就此开始。贺德文一边对辩解进行确认和调解,一边指导农民工代理律师高云珊收集确认农民工工资欠条、身份证明等资料。通过参考本地劳务市场价格和工作成效,最终其余2名原告与被告就劳务金额达成一致,双方和解,被告陈某某承诺6月底付清劳务费。 “有律师调解更专业,法官指导更可靠。”被告陈某某由衷地说道。一场由“律师调解+法官指导+法院确认”调解模式调解的劳务纠纷就此解决。 在矛调中心设立调解室开展诉前调解是景泰法院延伸司法服务,把矛盾纠纷化解挺在前面,实现诉源治理的有效手段。调解室对面就是景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心对受理的群众矛盾纠纷,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纠纷提供法律援助,由律师在法官指导下调解。“把律师调解、人民调解员调解纳入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能够很好的发挥社会调解功能,让群众参与社会治理。”贺德文感慨地说道。 第一个案子尚未结束,调解室外又有十余名农民工在等候。由法院调解平台委派给人民调解员尚琴武调解的涉案13.83万余元,涉及9名农民工和景泰县某有限责任公司的劳务合同纠纷一案在初步调解未果后,导入法官指导调解阶段。该案既涉及保护农民工权益,又涉及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贺德文站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指导尚琴武合法、合理、合情进行调解,既要维护合同诚信,保护农民工权益,又要理解后疫情时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帮助小微企业纾困,通过现场释法说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在双方相互理解的氛围中达成和解协议。由于涉及农民工和小微企业,贺德文当场减免景泰县某有限责任公司应承担的诉讼费,为企业减负。 “感谢贺法官和尚琴武调解员,了结了我们心愁!”农民工卢某某感动地说到。“在法官指导下调解,人民调解更加规范,当事人更加放心,而且程序简单,不产生诉讼费用。”尚琴武对双方当事人说道。这也是景泰法院推进调解平台“三进”工作的具体实践,法院立案庭通过调解平台把矛盾纠纷推送给社区,委派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并通过法院司法确认固定,形成“人民调解员调解+法官指导+法院确认”的矛盾纠纷调解模式。 忙忙碌碌一上午,不觉已到中午十一点多。这时,贺德文电话响起,一位本来约在第二天到调解室参加调解的被告甘肃某工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某某突然提前从外地来景泰,要求调解。怎么办?被告从外地来一趟不容易,而且被告能主动联系难得。贺德文立即联系原告李某某到调解室,双方通过质证,对被告欠原告工程款元无异议,通过耐心细致疏导心结,被告当庭履行,原告同意并解除诉前保全。 这时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了,贺德文谢绝了当事人请吃便饭的邀请,自掏腰包和书记员吃便餐,在调解室短暂休息。 贺德文说:“劳务合同通知被告参加调解难度比较大,人很难找,一旦来了就要抓住机会进行调解,中午连轴转常有的事。” “我们在贺法官的带领下,解决了很多矛盾纠纷,加班加点常有的事,有时候中午边工作边啃饼子,虽然我家就在旁边都顾不上回家吃饭。”书记员林海萍说道。 调解室就是一个小“立案庭”,既要调案,又要立案,调解不成的案子,在调解室可以当场立案。法院立案庭内网直接连接到调解室窗口,这是景泰法院延伸司法服务,开展便民利民的为民之举。年,调解室成果调解案件余件,当场立案余件。 大半天的成果累累,让调解室的氛围格外轻松惬意,贺德文难得沏上一壶红茶品尝。短暂的休整预示着明天的准备。贺德文开始联系第二天调解案件的当事人。书记员林海萍开始整理案卷,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传音视频资料,努力让一站式质效平台指标靠前运行。 五彩斑斓的霞光洒在调解室外,贺法官的一天在“喜怒哀乐”的人情与法理中度过,“依法调解,公平公正”的标语赫然生辉,成为景泰法院一站式建设的“新名片”。 供稿:魏建军 原标题:《贺法官的一天——景泰法院入驻矛调中心法官贺德文工作纪实》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7794.html |